不丹王國
འབྲུག་ཡུལ་
世上有一個神秘國度,連踏遍世界各地的旅行者都感到遙不可及,這地方便是「雷龍之國」不丹The Kingdom of Bhutan。不丹1974年對外開放,1991年才正式開啟旅遊業,政府自定一套「高消費、高質量」的旅遊政策,設定每日最低消費,讓旅遊與民生及生態環境可以持續平衡發展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當前,國王提倡以「快樂和幸福感:定義新經濟範式」正式將不丹以國民幸福總值納為主要發展指標。
不丹2008年舉行首次民主選舉,產生第一個民選議會政府,國內的教育、醫療均屬免費。為了保留傳統文化,國民上班上學必須穿著傳統國服,所有建築物必須跟從傳統風格建造。不丹森林密布,全國森林覆蓋率達72%。
不丹國民最著重的就是快樂,作為藏傳佛教的最後堡壘,不丹擁有無數寺院和佛塔,到處可見飛揚的五色天馬旗將祝福隨風送往各地。而不丹的節慶更是引人入勝,每年的策秋Tshechu慶典集中在3至5月及9至11月舉行,內容以圍繞著蓮花生大師降魔伏妖的故事為主,舞者戴上不同角色的面譜跳著金剛舞,狂歡1-5天不等。
Royal Select是唯一榮獲不丹國家旅遊局局長Ms. Chhimmy Pem簽發感謝狀的香港旅行社。
帕羅 Paro
不丹唯一的國際機場所在地,高海拔約2,200米,人口僅約1.5萬,坐落在富饒美麗的帕羅河谷,四周被鬱鬱蔥蔥的稻田及傳統建築物所包圍,構成優美寧靜的田園景色。帕羅曾是不丹西部的政治權力中心,與西藏有著悠久的商貿關係,在公路盡頭便是通往西藏的營商要塞:杜克耶宗遺址,可遠眺不丹第二高峰:卓木拉日峰壯麗景觀,而不丹國寶級的虎穴修道寺Taktsang Monastery亦鄰近此處。
廷布 Thimphu
1955年定為不丹首都,是全國最大、人口最多(約12萬)的城市,也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交通燈設施的首都,位於富饒的旺河河谷,高海拔約2,300米。廷布一直是不丹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文化和宗教中心,不丹的皇宮、議會、法院、陸軍、警員總部、中央寺院、政府機關等均坐落於此。近年旅遊業開放,大量興建酒店、餐廳、商店及娛樂場所,接待旅客的設施是增加了,但卻大大改變了原有面貌。
崗堤 Gangtey
不丹中部的一個U形巨大冰川峽谷,高海拔約2,700米,寬闊的山谷,盛產馬鈴薯,位於黑山國家公園內,是不丹最大的普碧卡濕地Phobjikha,亦是珍貴的黑頸鶴棲息處。因山谷中含有豐富、多樣性的植物與生物系統,每年11月,候鳥從青藏高原飛到此處過冬至翌年3月,濕地集草坡、溪流、村莊、花田、深松林、沼澤及棧道於一身,景觀豐富多樣,充滿寧靜美,是徒步健行最佳選擇。
哈亞 Haa
哈亞宗首府,位於不丹西部,高海拔約2,350米,人口僅約1.2萬,翻越不丹海拔最高(3988米)的行車路Chelela Pass,約2小時便可到達,是一個非常狹窄的河谷,森林覆蓋率高達78%,盛產小麥及大麥,Haa古代名字為Has,意思是神秘隱蔽,也稱為隱蔽的大米河谷。由於地理隱蔽,過往是印度軍隊培訓不丹軍人的基地,至近年才對外開放,因此,旅客中只有約10%的人曾到過此地。
通莎 Trongsa
位於不丹中部的核心,高海拔約2,300米,雖然佔地面積不大,但卻地位重要,因為是不丹皇室的祖居地,第一任國王在登基前就是通莎的Penlop(領袖),之後每任皇儲在繼承皇位前,同樣都在這裡擔任省督,成為不丹皇室的傳統。這裡更是不丹的交通樞紐,是東西部地區的通商重鎮,歷史上曾多次爆發試圖統一全國的起義,市中心的通莎宗Trongsa Dzong便有如一座軍事碉堡,氣勢宏偉。
蒙加爾Mongar
不丹東部入口的重鎮,高海拔約1,370米,是往來東西部商旅的補給站,晚上卻很熱鬧,店舖和酒吧都很夜才關門。這裡也是朝聖者的中途站,前往塔奇拉參拜全球最高的蓮花生大師像Guru Rinpoche Statue,「調伏顯有」的蓮師像高170英呎,相當於17層樓的高度,由尊貴的噶波堪布仁波切負責主持,募集台灣、新加坡及香港的善眾捐款興建,歷時經年,於2016年落成,工程非常浩大。